首页>新闻中心>地名里的河北·解读|革命圣地西柏坡
地名里的河北·解读|革命圣地西柏坡
2023-10-07 22:33:37  来源: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

平山县西柏坡,一个耀眼的红色地标。

这里有大自然格外垂青的自然条件,巍巍太行山塑造了地形之利,滹沱河水滋养了平山的土地,为革命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里是一片革命热土,从霍宾台诞生平山县第一个党支部起,革命之火迅速燃遍平山,为革命事业高潮的到来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这里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见证地,西柏坡村、王子村、北庄村……这些普普通通的村庄,见证了一段伟大的历程。

革命圣地西柏坡。河北日报资料片

至此始平

天造地设的根据地

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的一处坡岭上,革命圣地西柏坡坐落于此。

盛夏时节,西柏坡景色如画。放眼望去,柏坡岭上松柏苍翠、绿意盎然,柏坡岭下,一湾碧绿的湖水环绕,美丽而宁静。山水环绕间,西柏坡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平山大地上。

平山,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县,西汉时置县,称蒲吾县,隋朝分置房山县,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改房山县为平山县。

平山何以谓平山?在《平山县志》记载中,有此一说:谓历晋五台、太行两山,万山嵯峨,至此而势始平,故曰平山。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地处太行一脉的平山处处皆山。其实不然,平山处于高原山地到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所以巍峨的太行山“至此而势始平”。而西柏坡,恰恰位于丘陵区即将进入山前平原这样一处地方。

西柏坡村,始建于唐代,原名“柏卜”,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后因与东柏卜隔苇地相对居西,取名西柏卜。民国时,该村教师齐玉军将“卜”改为“坡”,遂演名西柏坡。

一个“坡”字,道出了西柏坡的地理特征。

“西柏坡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严格来说,它所处的位置应该算一片山坳。”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主任康彦新说,这里背靠太行群山,安全性好,村前有芦苇地遮蔽,村中有适合建造房屋的地基,这些都是当年中央工委选址西柏坡的原因。

如果把视线从西柏坡放大到整个平山,会发现这一区域的地理条件尤其利于开展革命活动。

正值盛夏,距离西柏坡直线距离20公里的沕沕水景区游人如织,这里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景区内的天然瀑布是游客们必打卡观光的景点,瀑布从半山泉洞涌出,飞流直下,形成近百米的落差,极为壮观,素有“沕水瀑布从天降”之说。

沕沕水,“沕”字在《辞源》《辞海》中读mì或wù,当地人念作hū。因为此地流水声hūhū,故名“沕沕水”。

70多年前,沕沕水的命运与西柏坡联系在了一起。1947年,经中央工委批准,决定在沕沕水建设水力发电站,它利用的正是沕沕水瀑布的巨大落差。1948年7月的一天下午,来自沕沕水的水电点亮了西柏坡的第一盏电灯,此后,沕沕水水电站开始源源不断地向西柏坡输送电力。

沕沕水瀑布的地势落差是整个平山县地理特征的写照。平山县域内,海拔从110米到2281米不等,悬殊的高差下,是丰富的地貌类型,从西到东,包括亚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五个地貌亚类。

多样的地貌、逐渐抬高的地势,为军事战争提供了极佳的战略纵深,进可到平原作战,退可据深山固守。在地理位置上,平山古来位置险要,扼守河北通往山西的道路;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不远不近;处于两省交界地带,是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

“可以说,历史首先是选择平山,而后才选择了西柏坡。”康彦新说,如果说西柏坡是平山大地上的一颗明珠,那正是平山以她博大的胸怀,将这个小村庄紧紧揽在怀中。

历史选择平山、选择西柏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乃是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能供养足够多的人口。

直至今日,在平山老百姓中,毛主席引导农民插稻秧的故事仍广为流传。

1948年秋季的一天,毛主席在西柏坡村外散步,发现稻田里的秧苗很细弱,便问一位农民:“你们这里种稻子,为什么不插秧呢?”农民说:“俺们这里都是直接往地里种。”在得知直接播种产量不高时,毛主席说:“我的家乡也种稻子,先育好秧再往大田插秧,这样种出的稻子产量高,你不妨明年试一试。”

稻子生长需要丰沛的水源,在华北地区,能种稻子的地区少之又少,平山恰是其中之一,这一切与滹沱河密不可分。

滹沱河,古又称虖池或滹池,海河水系子牙河的上游支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繁峙,流经恒山五台山之间,再横切太行山蜿蜒而下,贯穿平山境内。滹沱河12条支流,像展开的叶脉,铺满平山全境。

河流带来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也带来了适宜耕种的土地。

在滹沱河常年冲积下,平山形成了著名的三十六滩,片片滩地都是肥沃的良田。面积比较大的有东黄泥滩、西黄泥滩、蒲吾滩、庄坡滩,皆在千亩以上。滩地上,一年稻麦两熟,还盛产玉米、谷子、大豆、花生等农作物。

“抗日战争时期,平山有约25万人口,在当时是人口大县,能养活这么多人口,足以说明此地物产丰富。解放战争后期,中央部委机关驻扎在平山的人数约1.1万人,基本依靠平山本地的物产。”康彦新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水库修建,这些滩地大多消失,但因滩地而来的地名至今仍存,从中足以窥见河流对这片土地的滋养。如东黄泥村,位于今平山县槐镇最南端。《平山县地名志》(1983)记载:“因居址地处滹沱河东岸一弯曲地带,河水逐年流泄,黄泥淤积成滩,借此冠以方位取村名为东黄泥。”1959年因修建岗南水库,东黄泥村迁址,村名仍沿用东黄泥,直至今日。

7月11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内的毛泽东同志旧居。河北日报记者魏雨摄

松柏沟台

大山深处的星火燎原

台,指高出平面的凸形地势。太行山沿线的大小地名,以台命名的不在少数,很多村镇,聚居在河流冲刷形成的台地上,往往以台命名,位于平山县岗南镇南部、温塘河和常峪河交汇处的霍宾台村就是其中一个。

据《平山县地名志》(1983)记载,该村始建于隋代,由侠姓人氏于滹沱河南岸一土台上辟村立居,遂得名“侠门台”。明代,有一文人霍某隐居在此,村人待其若座上宾,由此演变为霍宾台。

行进至村中一个繁忙的交通路口,此处立有一块修葺一新的石碑,上书“平山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地”红色大字,以此纪念霍宾台党支部的诞生。

时间回溯到1931年。这年暑假,在邢台第四师范读书的于光汉返回霍宾台老家。此时,他已是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此次回家,于光汉肩负着一个秘密任务——回家乡平山发展党组织。

回到家后,于光汉很快发展了同乡好友王雨时、李法庄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8月,霍宾台村已有党员20名,在于光汉主持下,霍宾台中心支部秘密成立,平山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就此诞生。

在太行山沿线各种以“台”命名、描绘地形特色的地名中,霍宾台可能并不是最有特色的“台”。但正是这里,是平山成为红色热土的起点。

霍宾台中心支部成立后,革命的火种开始在平山大地播撒。温塘河、古月河、甘秋河一带村庄,党员和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1932年夏,中共平山县委成立。抗战爆发前,全县已有党支部70多个,党员700多人,党员人数约占当时华北地区党员人数的七分之一。

党组织快速壮大的背后,与另一个地名质朴的小村有着密切关系。

从平山县西部天桂山北麓的杜家庄往南约1公里,这里是杜家庄的自然村——南沟。

1934年,拥有7年党龄的平山县第一位共产党员栗再温返回故乡南沟。拥有广阔视野和斗争经验的栗再温,把先进的思想输入给初创时期的平山党组织,使其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自此,平山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

正是由一个个在霍宾台、南沟这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庄中燃起的革命之火,燃遍了整个平山。

从南沟村向东而行,穿越重重山路,来到位于古月镇的西洪子店村。西洪子店,原为洪子店镇,古有洪州之称。1959年因修岗南水库,洪子店向后靠坡岭分为两村,因居西,得现名西洪子店。

洪子店古来扼守一条河北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人员商贸往来频繁。洪子店地名来源中,有一说,一个名叫洪子的人在此处开了一家店,由于地处交通要地,他的店越做越大,渐渐形成一个繁华的集镇,集镇遂以“洪子店”命名。

这里,是另一段光辉历史的起点。

“抗日战争时期,洪子店是一个近5000人口的大镇,也是平山党组织活动的中心。”平山县历史文化学者王汉旺说,当时,平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各类抗日救亡群众组织相继在洪子店成立,平山团也在这里诞生。

1937年10月,八路军第120师359旅战地救亡工作服务团到洪子店扩军征兵,短短一个月零三天的时间,就有1700名平山子弟报名参军,他们被编入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由于该团绝大多数为平山子弟,所以叫平山独立团,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平山团”。

“平山团是全国唯一的由一县组建整团并直接编入八路军主力的部队,这支队伍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喋血三晋大地,屯垦南泥湾荒原,南下铁流数万里,最终扎根新疆。”王汉旺说,平山团是平山优秀儿女的代表,抗战期间,25万人口的平山为八路军各部队输送兵源1.2万余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革命之火在平山愈燃愈旺。

如今,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一团金银川镇,这个距离河北3000多公里的小镇上,有一个以河北平山命名的小区——平山小区。这个地名正是为纪念平山团而设。

下盘松村,另一个著名的平山地名。

下盘松,位于平山县上观音堂乡北部、柳林河东岸,这里是“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家乡。抗战时期,戎冠秀担任妇救会主任的下盘松村,妇女们为八路军做军鞋、纺棉花,全村人节衣缩食,为八路军送军粮。很多人身上留下支前时中弹的伤痕,很多妇女腿上留下做军鞋搓麻绳硌下的伤疤。戎冠秀还带头给自己三个儿子报名参军,在她的带领下,平山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兄弟竞相上战场的场景。

下盘松村因戎冠秀而知名,关于下盘松地名来历,据《平山县志》(1983)记载,因此地山沟中松林茂密,自沟口盘旋亘蜒至四周山峰顶巅,故名盘松。后因在上盘松之下,更名为下盘松。

松柏是太行山中常见植被,在平山,以植被和地名特征命名的地名不在少数,霍宾台、南沟、下盘松、西柏坡……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地名描绘了这片土地的自然样貌。沟台高广深厚,松柏岁寒后凋,正是这些看上去平凡朴实、所在皆是的地名和它们描绘的这片土地,像母亲一样哺育出平山这块革命热土。

7月11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内的中央军委作战室内景。 河北日报记者魏雨摄

见证历史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夏日炎炎,西柏坡景区游人不减,每天都会有大批来自省内外的干部群众,到这里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现在我们提到西柏坡,更多的是指西柏坡景区以及景区内的西柏坡纪念馆和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如今,旧址内分布的中央军委作战室、九月会议旧址、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等多处建筑,都已成为参观者们最常瞻仰的地方,并演化成一个个“小地名”。

正是这些西柏坡内部的“小地名”,牵引着参观者的脚步,为他们勾勒出一幅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壮丽图景。从指挥了三大战役的中央军委作战室,到明确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的九月会议旧址,再到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七届二中全会旧址……跟随着这一个个“小地名”,今人得以重见当年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西柏坡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行将结束,以城市工作为中心的道路即将开启。这里见证的是一段如何解放全中国、如何建立新中国的历史进程。”康彦新说。

中共中央驻西柏坡时期,在西柏坡周围还星罗散布着其他中央机关。李家庄,中央统战部;北庄,中央宣传部;南庄,中央组织部;东黄泥,中央社会部;夹峪,中央办公厅、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后勤部……这些太行山下的村庄、朴实无华的地名,同样是那段伟大历程的见证者。

与中共中央在西柏坡谋划新中国几乎同步,20多公里外,平山县城南部的一个小村庄,见证的则是为新中国政权组织结构探索的历程。

王子村,始建于唐代,原名王家庄,后唐末帝李从珂生于本村,故王家庄改名王子村。

1948年9月20日至24日,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王子村召开。26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华北人民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它的组建和运转过程,为新中国各级政权机构建立了基本的范式。

1949年10月31日,华北人民政府历史使命结束之时,中央人民政府的内务部、财政部、交通部、农业部等部门在华北人民政府各部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起来。

在今天的王子村村南,重建有一座华北人民政府旧址,它将原来散布村中的华北人民政府各部门旧址集中复原,共包括9个部委。在一座座土坯房围成的四合院里,新中国部委机构孕育而出。如今,这里常常迎来国家部委的工作人员,到此追根溯源。

除了王子村,在平山县城一带还有东冶村、孟堡村、范西冶村、南铜冶村等十多个村庄,都曾驻过华北人民政府所属部委办机构。这些小村庄亲历了华北人民政府存在的珍贵岁月,并记录下新中国政权建设探索的宝贵经验。

平山的大小村庄见证了一段伟大历程,时代的最强音也曾在这片土地唱响。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1943年的夏天,这首歌诞生在与西柏坡相隔不到1公里的北庄村,歌声穿过田野,越过巍巍太行,把凝聚民族力量的心声传遍了中国。

北庄,一个立于滹沱河北岸的普通村庄。抗战时期,就是在这个小山村,西北战地服务团两名文艺工作者牧虹和卢肃,感受到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也意识到只有依靠团结,才能取得抗战胜利,于是创作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滹沱河畔的另一个村庄,今天距离西柏坡直线距离6公里的西岗南村,则是人民音乐家曹火星的家乡。在《团结就是力量》诞生的同一年,曹火星激情满怀地写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也就是后来广为传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评选过“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赫然在列。十首歌中还有另外两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南泥湾》,前者创作于平山,后者讲述的故事与平山团有关。

“十首歌,四首与平山有关,作为一块革命的土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平山盛产红歌和红色文艺工作者,可以说同样是历史的某种必然。这些歌曲唱出了民族觉醒,也唱响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康彦新说。

如今,北庄村、西岗南村每天都会迎来大批参观者,人们在此追寻红色记忆,一遍又一遍唱响《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的名字连同北庄村、西岗南村,一起被人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