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赶考”之心铸就青年干部红色竞争力——西柏坡精神赋能新时代干部队伍的实践启示
——从革命智慧到治理效能的跨越式传承
一、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与青年干部的使命担当
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宝贵财富,其核心内涵“两个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与新时代青年干部应对复杂治理挑战、践行初心使命的需求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柏坡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青年干部通过学习三大战役的决策智慧、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抉择,能深刻理解“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时代价值,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的政治定力。例如,燕山大学青年宣讲团通过国际交流传播红色文化,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二、西柏坡精神赋能青年干部成长的四大实践路径
1. 理论铸魂:以革命历史滋养初心使命
通过专题党课《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的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等,系统解读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干部将“两个维护”融入血脉。例如,某高校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政治判断力与领悟力。
2. 实践淬炼:以沉浸式教学锻造担当品格
创新“行走的党课”模式,组织青年干部重走中央工委旧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通过角色扮演、沙盘推演等形式,切身感受“赶考”路上的责任与使命。农业农村部青年干部在此通过模拟土地改革决策,深化了“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实践认知。
3. 纪律筑基:以警示教育绷紧廉洁之弦
西柏坡廉政教育馆通过案例剖析和历史文物,警示干部廉洁自律。青年干部在此接受沉浸式教育,既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严于律己的作风,又通过签署廉洁承诺书、参与情景模拟等活动,强化纪律意识。例如,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在此重温入党誓词后,提出将“廉洁自律”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
4. 示范引领:以全国性党建活动提升整体效能
作为全国党建示范基地,西柏坡通过承办全国性党建活动,推广“理论+实践+警示”的教育范式,带动各地党员干部互学互鉴。其完善的硬件设施(如国家安全教育馆、廉政教育馆)与专业团队,为大规模培训提供了标准化模板,助力形成“红色教育全国一盘棋”的格局。
三、从历史原点到治理效能的范式创新
西柏坡精神赋能青年干部的实践揭示了红色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路径:
1. 技术赋能:将马灯、电报机等文物加载AI语音交互模块,自动讲述历史故事并关联企业家案例,构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场景。
2. 制度重构:参照西柏坡时期立功授奖制度,建立“先锋指数积分制”,从战略思维、群众工作、廉洁自律三方面量化考核,某民企应用后管理成本降低20%。
3. 全球视野:广东企业家提出“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将西柏坡精神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推动企业国际化布局。
结语
西柏坡精神如同一座永恒的“精神坐标”,既照亮历史,更指引未来。当青年干部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基因融入治理体系,当红色文化成为组织文化的内生动力,方能在全球化竞争中书写新时代的“赶考”答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