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18503294829
19358255086
活动案例 您的位置: 首页>> 活动案例
体院师生重走抗战路!探秘冉庄地道战遗址研修之旅
2025-05-17 返回列表
体院师生重走抗战路!探秘冉庄地道战遗址研修之旅

  传承红色基因:广州体育学院师生走进冉庄地道战遗址开展研修活动

  在华北平原的腹地,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一处历经战火洗礼的地下长城静静诉说着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作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遗址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成为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课堂。近日,广州体育学院组织研修团队专程赶赴这里,开展红色主题研修活动,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探寻体育教育与红色文化的融合路径。

  一、触摸历史:沉浸式感受地道战的智慧与力量

  冉庄地道战遗址的核心区域,保留着完整的地下防御体系。据当地纪念馆介绍,这里的地道始建于1938年,经过多年扩建完善,形成了长达32华里的立体网络,兼具隐蔽、作战、生活等多重功能。研修团队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沿着蜿蜒的地道深入地下,亲身感受当年抗日军民“能打能藏、可攻可守”的战斗智慧。

  在地道内的指挥所、储粮室、地下兵工厂等设施前,研修团队驻足凝视。地道内狭窄的通道仅容一人通过,墙壁上斑驳的痕迹仿佛仍能看到游击队员们穿梭的身影。“地道的设计巧妙利用了地形地物,比如在灶台、炕面、牲口槽等隐蔽处设置出入口,既便于隐蔽又能突然出击。”讲解员的介绍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地道战不仅是军事防御的奇迹,更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地面上,冉庄村落依然保留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冀中农村风貌。高房工事、地堡、暗堡等战斗设施与地道相互配合,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研修团队登上当年的制高点,俯瞰整个村落布局,直观理解“三通三交叉”的战术原理——高房相通、地道相通、堡垒相通,明枪眼与暗枪眼交叉、高房火力与地平堡火力交叉、墙壁火力与地堡火力交叉。这种立体防御体系,使冉庄民兵在157次战斗中歼敌2100余人,被誉为“地道战模范村”。

  二、对话历史:从抗战精神到体育精神的跨越

  在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研修团队通过珍贵文物、历史图片和多媒体展示,系统学习了地道战的历史背景与战略意义。馆内陈列的土枪、地雷、作战地图等实物,无声诉说着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组冉庄民兵使用过的农具改造武器,如将锄头、镰刀改装成战斗工具,体现了“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的革命精神。

  站在冉庄的土地上,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脉搏交织共鸣。广州体育学院的研修团队以行走的课堂感悟红色文化,以专业的视角解读抗战精神,为体育教育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正如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墙上的标语“人民战争是胜利之本”,新时代的体育事业同样需要扎根历史、立足现实,让红色精神成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

西柏坡培训基地 | 地址:西柏坡纪念馆宾馆办公室

西柏坡干部学院 | 西柏坡红色教育 | 西柏坡红色培训基地 | 红色培训机构 | 西柏坡研学

Copyright © 2024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版权所有     

老师电话
老师在线

课程咨询

19358255086

行程咨询

18503294829


老师微信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