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中,思政课作为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与高尚品德的关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教育的宝贵财富,其中西柏坡红色文化资源,以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成为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鲜活素材。同时,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西柏坡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助力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
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圣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在这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孕育出了以 “两个务必” 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这种精神蕴含着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等丰富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西柏坡的红色故事、革命遗迹、领袖事迹等,都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生动且极具说服力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深刻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数字技术的兴起,为西柏坡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开辟了全新的道路。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往,学生想要深入了解西柏坡的红色文化,往往受到实地参观的时间、距离等因素制约。如今,借助数字技术,通过 3D 建模、全景展示等手段,学生足不出户就能 “云游” 西柏坡,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圣地的历史氛围。例如,一些高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旧址,亲眼目睹当年革命先辈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景,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在教学形式上,数字技术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短视频、动画、互动式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出现,使西柏坡红色文化的呈现更加生动有趣。以短视频为例,通过精心剪辑西柏坡的历史影像资料,配上简洁明了的解说和激昂的音乐,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西柏坡红色文化的兴趣。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教师可以精准了解学生对西柏坡红色文化不同内容的关注程度和学习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
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赋能西柏坡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育人优势,高校需要多管齐下。其一,强化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开发。高校应联合西柏坡当地的纪念馆、博物馆等机构,共同挖掘和整理西柏坡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全面且系统的数字化资源库,涵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充足的素材支持。其二,提升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数字技术培训,让教师熟练掌握数字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运用数字技术设计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将西柏坡红色文化与现代教学技术有机融合。其三,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线上利用慕课、学习平台等让学生自主学习西柏坡红色文化的基础知识,线下通过课堂讨论、主题演讲、实地参观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西柏坡红色文化资源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