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18503294829
19358255086
综合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要闻
西柏坡警钟长鸣:胜利前夕的清醒抉择与永恒启示
2025-03-28 返回列表
西柏坡警钟长鸣:胜利前夕的清醒抉择与永恒启示

xbp3289.jpg

  导引:黎明前的自我叩问

  1949年3月,太行山麓的西柏坡村,春寒料峭中激荡着历史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全国胜利,毛泽东却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告:“务必保持谦虚谨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这座简陋的农村指挥所,不仅指挥了三大战役的胜利,更以“两个务必”和“六条规定”铸就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路上的“清醒基因”,成为红色教育基地中最具震撼力的精神丰碑。

  一、历史回望:胜利背后的深层忧患

  “进京赶考”前的战略清醒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已掌握全国政权的主导权,但毛泽东以李自成覆灭的“甲申之殇”为镜,提出“赶考”命题。面对黄炎培“历史周期律”之问,党中央从军事胜利转向执政忧思:如何避免骄傲自满?如何防止权力腐化?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的青砖灰瓦间,“六条规定”应运而生——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等要求,直指胜利后可能滋生的享乐主义。这种“未胜先虑败”的危机意识,成为红色教育中解读政权存续规律的经典案例。

  二、精神淬炼:从“窑洞对”到“两个务必”

  思想火花的跨时空碰撞

  西柏坡的清醒警钟,源自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汲取。1945年延安“窑洞对”中,毛泽东以“民主新路”回应黄炎培的周期律之问;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被列为整风文献,警示骄奢亡党之危。至西柏坡时期,这些思想积淀升华为“两个务必”的执政纲领。在今天的教育基地,学员通过VR技术还原的七届二中全会场景,亲历毛泽东“万里长征第一步”的论述,感悟“胜利时更要如履薄冰”的政治智慧。

  三、制度奠基:“六条规定”到“八项规定”的薪火相传

  作风建设的历史接力

  西柏坡提出的“六条规定”,是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早期探索。从禁止以人名命名地名到限制党内祝酒,这些措施在七届二中全会后被严格执行,成为“进京赶考”的行囊中的纪律铁规。2012年,新时代“八项规定”出台,与“六条规定”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廉政教育馆”中,学员通过对比两个时期的作风建设档案,理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传承逻辑。数据显示,西柏坡干部培训年均开展专题廉政教育200余场,将历史经验转化为新时代的纪律自觉。

  四、教育实践:行走的党课与沉浸式传承

  红色基因的活化表达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创新打造“场景化+体验式”教学模式。18公里“重走赶考路”徒步,让学员在滹沱河畔感受进京建政的艰辛;在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通过沙盘推演重现三大战役决策过程;与老区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农耕体验中深化群众观念。2025年京津冀高校联合开展的“行走的思政课”,千名师生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宣誓,将“两个务必”精神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新时代命题结合,实现红色教育的代际传递。

  结语:永恒的精神灯塔

  西柏坡的清醒警钟,穿透76年时空,在新时代依旧激荡回响。从“六条规定”到“八项规定”,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这座红色教育基地不仅保存着革命年代的实物记忆,更持续输出着执政党自我革新的方法论。2025年,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西柏坡的土墙木桌仍在诉说:真正的胜利不属于骄傲者,而属于永远保持“赶考”姿态的清醒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西柏坡精神将继续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

西柏坡培训基地 | 地址:西柏坡纪念馆宾馆办公室

西柏坡干部学院 | 西柏坡红色教育 | 西柏坡红色培训基地 | 红色培训机构 | 西柏坡研学

Copyright © 2024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版权所有     

课程咨询
老师在线

课程咨询

19358255086

行程咨询

18503294829


老师微信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回到顶部
�����º�ɫ�����������߿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