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的广阔天地中,红色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行之路。它不仅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当代大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源泉。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积极拓展课外实践教育空间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而西柏坡,这座在中国革命史上熠熠生辉的圣地,无疑是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触摸红色历史脉搏的理想去处。
当高校学子们怀着崇敬与期待踏入西柏坡这片神圣的土地时,他们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心灵之旅。西柏坡,作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指挥中心,见证了无数重大历史决策的诞生,承载着波澜壮阔的革命记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静静地等待着年轻一代来聆听、来感悟。
走进西柏坡纪念馆,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以及详实的文字介绍,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将学生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年代。从三大战役的战略布局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政治筹备,他们深刻领略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卓越非凡的领导才能。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轻声交流,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深深震撼。他们看到了简陋的作战室里,老一辈革命家们在昏黄的灯光下日夜谋划、决胜千里;看到了土坯房内,工作人员们用粗糙的纸笔记录着时代的风云变幻。这些场景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离开纪念馆,来到中共中央旧址。那一排排朴素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走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曾经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学生们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屋内简单的陈设,破旧的桌椅、简陋的床铺,无不展现出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学生们轻轻触摸着那些历经岁月沧桑的物件,仿佛能够感受到先辈们的温度和气息,心中涌起对他们的无限敬仰之情。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学生们整齐地站成一排,认真聆听着讲解员讲述当年会议的重要意义。“两个务必” 的谆谆教诲穿越时空,在他们耳边回响: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不仅是对当时共产党人的警示,更是对当代大学生的鞭策。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如何坚守初心,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成为学生们深刻思考的问题。
为了让这次西柏坡之行更加深入、更具教育意义,高校还可以组织一系列配套的学习活动。比如,在参观结束后,开展一场以 “西柏坡精神与当代大学生使命” 为主题的研讨会。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在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的学生感慨道:“西柏坡之行让我明白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安逸与享乐,更应该胸怀天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还有的学生表示:“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我们要像革命先辈们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通过这样的研讨交流,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西柏坡精神的理解,也更加明确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们撰写参观心得体会,并将优秀作品在校园内展示或集结成册。这不仅是对学生们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更是一种传播红色文化的有效方式。当其他同学阅读这些心得体会时,也能够间接地感受到西柏坡的魅力和力量,从而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红色文化学习氛围。
西柏坡之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实践教学。它将抽象的红色文化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实物与场景,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走出西柏坡,学生们带回的不仅仅是一段难忘的记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